晋朝的二十等爵制承袭魏制[1][2]。列侯爵二十级,分县侯(西晋时,封地县令长改称“侯相”[3][4][5])、乡侯、亭侯三等,县侯第三品,乡侯第四品,亭侯第五品。关内侯爵十九级,名号侯爵十八级,第六品。关中侯爵十七级,关外侯爵十六级,第七品[6]。
以下的列表,列出晋朝可考的列侯。
县侯[编辑]
曹魏旧爵[编辑]
参见:曹魏列侯列表
宋侯[编辑]
宋侯(?—310年代)[7][4]
以殷后宋公降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宋侯
孔绍
265年前后
西晋末国绝
晋阳侯[编辑]
晋阳侯(220年—?)[4][8]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晋阳侯
刚侯
张辽
220年—222年
2
晋阳侯
张虎
张辽子
3
晋阳侯
张统
张虎子
晋武帝太康年间仍未国绝
鄚侯[编辑]
鄚侯(220年—?)[4][9]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鄚侯
壮侯
张郃
220年—231年
2
鄚侯
张雄
张郃子
晋武帝太康年间仍未国绝
新野侯[编辑]
新野侯(222年—?)[5][10]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新野侯
壮侯
文聘
222年—?
2
新野侯
文休
文聘养子
3
新野侯
文武
文休子
晋武帝太康年间仍未国绝
良成侯[编辑]
良成侯(220年代—?)[5][11]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良成侯
威侯
臧霸
220年代—?
2
良成侯
恭侯
臧艾
臧霸子
3
良成侯
臧权
臧艾子
晋武帝太康年间仍未国绝
乐城侯[编辑]
乐城侯(226年—?)[4][12]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乐城侯
恭侯
曹洪
226年—232年
2
乐城侯
曹馥
曹洪子
晋武帝太康年间仍未国绝
定陵侯[编辑]
定陵侯(226年—?)[4][13]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定陵侯
成侯
锺繇
226年—230年
2
定陵侯
惠侯
锺毓
230年—263年
锺繇子
3
定陵侯
锺骏
锺毓子
晋武帝太康年间仍未国绝
昌邑侯[编辑]
昌邑侯(226年—?)[4][14][15]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昌邑侯
景侯
满宠
226年—242年
2
昌邑侯
满伟
?—260年
满宠子
坐子满长武,国除,后复
2
昌邑侯
满伟
西晋
满宠子
晋武帝太康年间仍未国绝
开阳侯[编辑]
开阳侯(226年—?)[5][16]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开阳侯
恭侯
卞广
230年追封
2
开阳侯
敬侯
卞远
230年追封
卞广子
3
开阳侯
卞秉
226年—?
卞远子
4
开阳侯
卞兰
卞秉子
5
开阳侯
卞晖
卞兰子
晋武帝太康年间仍未国绝
观津侯[编辑]
观津侯(235年—?)[4][17]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观津侯
敬侯
郭永
236年追封
2
观津侯
郭表
235年—?
郭永从子
3
观津侯
郭详
郭表子
4
观津侯
郭钊
郭详子
晋武帝太康年间仍未国绝
京陵侯[编辑]
京陵侯(250年—280年)[18]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京陵侯
穆侯
王昶
250年—259年
2
京陵侯
王浑
?—280年
王昶子
进爵为公
容城侯[编辑]
容城侯(256年—?)[4][19]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容城侯
成侯
卢毓
256年—257年
2
容城侯
卢藩
卢毓孙
晋武帝太康年间仍未国绝
广年侯[编辑]
广年侯(264年—?)[4][20]
以伐蜀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广年侯
程憘
264年—?
晋武帝太康年间仍未国绝
晋武帝始封[编辑]
西鄂侯[编辑]
西鄂侯(265年—?)[21][22][5]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西鄂侯
烈侯
罗宪
265年—270年
2
西鄂侯
罗袭
罗宪子
射阳侯/武城侯[编辑]
射阳侯/武城侯(280年—?)[23]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射阳侯
周浚
?—280年
以平吴之功封,食邑6000户
1
武城侯
周浚
280年—?
2
武城侯
康公
周𫖮
?—322年
周浚子
3
武城侯
烈侯
周闵
周𫖮子
4
武城侯
周琳
周闵弟子
丹水侯[编辑]
丹水侯(277年—280年)[24]
以中山王贬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丹水侯
司马睦
277年—280年
复立为高阳王
当阳侯[编辑]
当阳侯(280年—?)[25]
以平吴之功,由丰乐亭侯进封,食邑96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当阳侯
成侯
杜预
280年—285年
2
当阳侯
杜锡
杜预子
3
当阳侯
穆侯
杜乂
杜锡子
襄阳侯[编辑]
襄阳侯(280年—?)[26][5]
以平吴之功,由关内侯进封,食邑100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襄阳侯
武侯
王濬
280年—285年
2
襄阳侯
王矩
王濬子
上庸侯[编辑]
上庸侯(280年—?)[27][5]
以平吴之功,由关内侯进封,食邑60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上庸侯
襄侯
唐彬
280年—294年
安丰侯[编辑]
安丰侯(280年—?)[28][4]
以平吴之功,由贞陵亭侯进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丰侯
元侯
王戎
280年—305年
2
安丰侯
王?
王戎从弟子
广武侯[编辑]
广武侯(280年—290年代,303年—?)[29]
以平吴之功,由关内侯进封,增邑100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广武侯
张华
280年—290年代
进封壮武公,死后复旧爵
2
广武侯
张舆
303年—?
张华孙
某侯[编辑]
某侯(280年—?)[30]
以获孙皓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某侯
李高
280年—?
武当侯[编辑]
武当侯(280年—?)[31][5]
以归降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当侯
忠侯
滕脩
280年—289年
宛陵侯[编辑]
宛陵侯(280年—?)[32][5]
以归降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宛陵侯
烈侯[33]
陶璜
280年—?
2
宛陵侯
陶威
陶璜子
九门侯[编辑]
九门侯[34][5]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九门侯
司马质
?—301年
伏诛,除
奉高侯[编辑]
奉高侯(290年—?)[35]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奉高侯
马隆
290年—?
2
奉高侯
马咸
马隆子
晋元帝始封[编辑]
乌程县侯[编辑]
乌程县侯(310年—313年)[36]
以三定江南、开复王略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乌程县侯
周玘
310年—313年
进爵为公
阳武县侯[编辑]
阳武县侯(311年—318年)[37]
以大破石勒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阳武县侯
李矩
311年—318年
进封脩武县侯
武冈县侯[编辑]
武冈县侯(311年—?)[38][39]
以讨华轶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冈县侯
王导
311年—?
2
武冈县侯
王协
王导第四子
3
武冈县侯
文恭公
王谧
?—407年
王协弟子
东迁县侯[编辑]
东迁县侯(315年—?)[40]
以前后功,由漳浦亭侯进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东迁县侯
周札
315年—324年
平阿县侯[编辑]
平阿县侯(315年—?)[41]
以讨杜弢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阿县侯
敬侯
赵诱
315年—317年
汉安县侯[编辑]
汉安县侯(315年—322年)[42]
以讨杜弢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汉安县侯
王敦
315年—322年
进封武昌公
柴桑县侯[编辑]
柴桑县侯(315年—329年)[43]
以讨杜弘之功封,食邑40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柴桑县侯
陶侃
315年—329年
进封长沙郡公
于湖县侯[编辑]
于湖县侯[44]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于湖县侯
敬侯
甘卓
?—322年
广饶县侯[编辑]
广饶县侯[45]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广饶县侯
曹嶷
临湘县侯[编辑]
临湘县侯(317年—324年)[46]
以讨陈敏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临湘县侯
纪瞻
317年—324年
进封华容子
丹杨县侯[编辑]
丹杨县侯(317年—329年)[47]
以佐翼之勋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丹杨县侯
张闿
317年—329年
进封宜阳伯
寻阳县侯[编辑]
寻阳县侯(?—349年)[48]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寻阳县侯
壮侯
周访
?—320年
2
寻阳县侯
周抚
?—349年
周访子
进封建城县开国公
武康县侯[编辑]
武康县侯[49]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康县侯
周赞
兴道县侯[编辑]
兴道县侯[50]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兴道县侯
德侯
张镇
?—325年
始封者不详[编辑]
成都县侯[编辑]
成都县侯[51]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成都县侯
霍某
东晋
常乐县侯[编辑]
常乐县侯[52]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常乐县侯
谢靖
东晋
其他[编辑]
晋武帝太康年间,国主不可考的列侯有:平阳侯、安成侯、襄城侯、父城侯、松滋侯、广川侯、北新城侯、绎幕侯、安次侯、泉州侯、雍侯、益侯、掖侯、叶侯。[4][5]
乡侯[编辑]
汉魏旧爵[编辑]
高安乡侯[编辑]
高安乡侯(194年—?)[53]
食邑7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高安乡侯
忠侯
夏侯惇
194年—220年
2
高安乡侯
夏侯充
夏侯惇子
3
高安乡侯
夏侯廙
夏侯充子
4
高安乡侯
夏侯劭
夏侯廙子
5
高安乡侯
夏侯佐
?—266年
夏侯惇孙
闻阳乡侯[编辑]
闻阳乡侯(226年—?)[54][55]
食邑3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闻阳乡侯
敬侯
卫觊
226年—229年
2
闻阳乡侯
卫瓘
?—264年
卫觊子
3
闻阳乡侯
卫寔
西晋
卫瓘弟
牟乡侯[编辑]
牟乡侯(226年—?)[56]
食邑7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牟乡侯
壮侯
许褚
226年—229年
2
牟乡侯
许仪
?—263年
许褚子
3
牟乡侯
许综
265年—?
许仪子
某乡侯[编辑]
某乡侯(264年—?)[57]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某乡侯
刘永
264年—?
刘备子,蜀甘陵王
某乡侯[编辑]
某乡侯(264年—?)[58]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某乡侯
刘辑
264年—?
蜀安平王
晋武帝始封[编辑]
南乡侯[编辑]
南乡侯(?—270年代)[59]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南乡侯
胡威
?—270年代
进封平春侯
都乡侯[编辑]
都乡侯(272年—?)[60]
以归降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乡侯
步璿
272年—?
安阳乡侯[编辑]
安阳乡侯(280年—?)[61]
以伐吴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阳乡侯
石崇
280年—300年
晋惠帝始封[编辑]
汉光乡侯[编辑]
汉光乡侯(290年—304年)[62]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汉光乡侯
刘渊
290年—304年
进封卢奴伯
平阳乡侯[编辑]
平阳乡侯(291年—?)[63]
以预诛杨骏之功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阳乡侯
贾模
291年—299年
2
平阳乡侯
贾游
贾模子
乐乡侯[编辑]
乐乡侯(291年—?)[64]
以预诛杨骏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乐乡侯
简侯
华峤
291年—293年
2
乐乡侯
华颐
291年—293年
华峤子
平乡侯[编辑]
平乡侯(291年—?)[65]
以何攀预诛杨骏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乡侯
何逢
291年—?
何攀弟
长乐乡侯[编辑]
长乐乡侯(301年—?)[66]
以讨赵𫷷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长乐乡侯
李特
301年—?
平乐乡侯[编辑]
平乐乡侯[67]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乐乡侯
阎缵
城阳乡侯[编辑]
城阳乡侯[68]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城阳乡侯
简侯
石鲜
291年—307年
2
城阳乡侯
石恭
308年—?
石鲜庶子
东乡侯[编辑]
东乡侯(304年—315年)[43]
以讨张昌之功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东乡侯
陶侃
304年—315年
进封柴桑县侯
安乐乡侯[编辑]
安乐乡侯(305年—310年)[69]
以讨鲜卑若罗拔能之功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乐乡侯
张轨
305年—310年
进封霸城侯
东乡侯[编辑]
东乡侯(306年—324年)[70]
以讨陈恢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东乡侯
虞潭
306年—324年
进封零陵县侯
南乡侯[编辑]
南乡侯(306年—?)[71]
以迎大驾之勋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南乡侯
宪侯
王澄
306年—312年
安昌乡侯[编辑]
安昌乡侯[72]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昌乡侯
索聿
晋元帝始封[编辑]
都乡侯[编辑]
都乡侯(311年—317年)[46]
以讨周馥、华轶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乡侯
纪瞻
311年—317年
进封临湘县侯
都乡侯[编辑]
都乡侯(311年—?)[73]
以讨华轶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乡侯
忠成公
庾冰
311年—344年
东乡侯[编辑]
东乡侯(311年—329年)[74]
以讨华轶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东乡侯
顾众
311年—329年
进封鄱阳县伯
颍阳乡侯[编辑]
颍阳乡侯(315年—324年)[75]
以讨杜弢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颍阳乡侯
应詹
315年—324年
进封观阳县开国侯
南乡侯[编辑]
南乡侯(315年—?)[44]
以讨杜弢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南乡侯
甘卓
315年—?
进封于湖侯
都乡侯[编辑]
都乡侯[49]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乡侯
周缙
安阳乡侯[编辑]
安阳乡侯[76]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阳乡侯
薛兼
?—322年
都乡侯[编辑]
都乡侯(318年—322年)[77]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乡侯
刘隗
318年—322年
奔于石勒,除
晋明帝始封[编辑]
平陵乡侯[编辑]
平陵乡侯(324年—?)[78]
以豫平王敦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陵乡侯
王隐
324年—?
西乡侯[编辑]
西乡侯(324年—329年)[79]
以从平王含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西乡侯
虞预
324年—329年
进封平康县侯
晋成帝始封[编辑]
长合乡侯[编辑]
长合乡侯(329年—347年)[80]
以讨苏峻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长合乡侯
恭侯
袁瑰
329年—?
2
长合乡侯
袁乔
?—347年
袁瑰子
进封湘西伯
都乡侯[编辑]
都乡侯(329年—?)[81][82]
以讨苏峻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乡侯
元穆公
褚裒
329年—349年
都乡侯[编辑]
都乡侯(329年—?)[83]
以东奔义军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乡侯
文穆公
何充
329年—346年
2
都乡侯
何放
何充弟子
3
都乡侯
何松
何充兄孙
都乡侯[编辑]
都乡侯(330年—347年)[84]
以讨郭默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乡侯
范汪
330年—347年
进封武兴县侯
都乡侯[编辑]
都乡侯(347年—?)[85]
以毛穆之从桓温平蜀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乡侯
毛某
347年—?
毛穆之次子
进封武兴县侯
晋孝武帝始封[编辑]
阳遂乡侯[编辑]
阳遂乡侯(379年—?)[86][87]
以崇学敦教赐爵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阳遂乡侯
范甯
379年—?
2
阳遂乡侯
宣侯
范泰
?—428年
范甯子
3
阳遂乡侯
?
晋安帝始封[编辑]
都乡侯[编辑]
都乡侯(406年—413年)[88]
以击破张坚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乡侯
蒯恩
406年—413年
进封北至县五等男
都乡侯[编辑]
都乡侯(410年—?)[89]
以征广固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乡侯
沈田子
410年—418年
某乡侯[编辑]
某乡侯(411年—420年)[90]
以讨卢循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某乡侯
刘遵考
411年—420年
宋受禅,进封营浦县开国侯
都乡侯[编辑]
都乡侯(418年—?)[91]
以从征之劳赐爵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乡侯
简穆公
何尚之
418年—460年
2
都乡侯
?
始封者不详[编辑]
安陵乡侯[编辑]
安陵乡侯(?—310年代)[92]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陵乡侯
荀𫖳
西晋初
2
安陵乡侯
荀崧
?—310年代
荀𫖳子
进封舞阳县公
武昌乡侯[编辑]
武昌乡侯[93]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昌乡侯
嵇蕃
西晋
2
武昌乡侯
宪侯
嵇含
?—306年
嵇蕃子
平阳乡侯[编辑]
平阳乡侯[94]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平阳乡侯
诸葛长茂
西晋
都乡侯[编辑]
都乡侯[95]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都乡侯
何琦
357年前后
高阳乡侯[编辑]
高阳乡侯[96]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高阳乡侯
蔡裔
?—353年
湘南乡侯[编辑]
湘南乡侯[97]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湘南乡侯
李缉
东晋
雉乡侯[编辑]
雉乡侯(?—413年)[98]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雉乡侯
王混
雉乡侯
王诞
?—413年
王混子
进封作唐县五等侯
其他[编辑]
广乡侯、都乡侯、洧阳乡侯。[99]
亭侯[编辑]
汉魏旧爵[编辑]
蓩亭侯[编辑]
蓩亭侯(197年—?)[100][101][102]
以前后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蓩亭侯
杨众
197年—?
2
蓩亭侯
穆侯
杨文宗
蓩亭侯
杨超
西晋
丰乐亭侯[编辑]
丰乐亭侯(220年—280年)[25]
以佐命之功封,食邑100户→125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丰乐亭侯
戴侯
杜畿
220年—224年
2
丰乐亭侯
杜恕
?—249年
杜畿子
3
丰乐亭侯
杜预
256年—280年
杜恕子
以平吴之功进封当阳侯
贞陵亭侯[编辑]
贞陵亭侯(?—280年)[28]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贞陵亭侯
王浑
2
贞陵亭侯
王戎
?—280年
王浑子
以平吴之功进封安丰侯
万年亭侯[编辑]
万年亭侯(264年—265年)[22]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万年亭侯
罗宪
264年—265年
进封西鄂侯
阳城亭侯[编辑]
阳城亭侯(264年—?)[103]
以全国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阳城亭侯
谯周
264年—270年
甘露亭侯[编辑]
甘露亭侯(265年—?)[104]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甘露亭侯
羊琇
265年—282年
晋武帝始封[编辑]
奉圣亭侯[编辑]
奉圣亭侯(267年—589年)[105][106][107][108][109][110]
以孔子后宗圣侯进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奉圣亭侯
孔震
267年—?
奉圣亭侯
孔亭
325年前后
奉圣亭侯
孔靖之
386年—?
奉圣亭侯
孔继之
?—431年
孔亭五世孙
奉圣亭侯
孔隐之
442年—445年
奉圣亭侯
孔惠云
451年—?
奉圣亭侯
孔迈
458年—?
奉圣亭侯
孔荂
孔迈子
奉圣亭侯
孔英哲
567年—?
陈亡,除
平阳亭侯[编辑]
平阳亭侯(?—273年)[111]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阳亭侯
司马隆
?—273年
司马孚孙
袭封安平王
长乐亭侯[编辑]
长乐亭侯(?—283年)[112]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长乐亭侯
司马寔
?—283年
司马攸子
立为北海王
三纵亭侯[编辑]
三纵亭侯(273年—301年)[113]
以义阳王贬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三纵亭侯
司马奇
273年—301年
司马孚曾孙
复立为棘阳王
阳里亭侯[编辑]
阳里亭侯[114]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阳里亭侯
贾混
贾充弟
进封永平侯
高阳亭侯[编辑]
高阳亭侯[115]
以世勋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高阳亭侯
裴憬
裴秀孙
安乡亭侯[编辑]
安乡亭侯[116]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乡亭侯
华衍
华歆孙
2
安乡亭侯
华酆
华衍子
某亭侯[编辑]
某亭侯(277年—?)[117]
以卫瓘离间二虏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某亭侯
卫密
277年—?
卫瓘子
某亭侯[编辑]
某亭侯(280年—?)[25]
以父预平吴之功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某亭侯
杜耽
280年—?
杜预子
某亭侯[编辑]
某亭侯(280年—?)[29]
以父平吴之功封,食邑15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某亭侯
张韪
280年—300年
张华子
某亭侯[编辑]
某亭侯(280年—289年)[118]
以父伷平吴之功封,食邑30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某亭侯
司马澹
280年—289年
司马伷子
进封东武公
某亭侯[编辑]
某亭侯(280年—289年)[118]
以父伷平吴之功封,食邑30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某亭侯
司马繇
280年—289年
司马伷子
进封东安公
某亭侯[编辑]
某亭侯(280年—?)[119]
以荀勖专典诏命之功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某亭侯
荀某
280年—?
荀勖子
颍阳亭侯[编辑]
颍阳亭侯(280年—?)[119]
以荀勖专典诏命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颍阳亭侯
荀显
280年—?
荀勖孙
新城亭侯[编辑]
新城亭侯(280年—?)[114]
以贾充平吴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新城亭侯
贾畅
280年—?
贾充从孙
安阳亭侯[编辑]
安阳亭侯(280年—?)[114]
以贾充平吴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阳亭侯
贾盖
280年—?
贾充从孙
某亭侯[编辑]
某亭侯(280年—?)[18]
以王浑伐吴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某亭侯
王澄
280年—?
王澄子
进爵为公
杨乡亭侯[编辑]
杨乡亭侯(280年—?)[26]
以王濬平吴之功封,食邑15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杨乡亭侯
王彝
280年—?
王濬子
汝南亭侯[编辑]
汝南亭侯(280年—?)[120]
以和峤参谋议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汝南亭侯
和郁
280年—?
和峤弟
安寿亭侯[编辑]
安寿亭侯[121]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寿亭侯
王虔
2
安寿亭侯
王士文
晋惠帝始封[编辑]
宣昌亭侯[编辑]
宣昌亭侯(291年)[64]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宣昌亭侯
华峤
291年
进封乐乡侯
武乡亭侯[编辑]
武乡亭侯(291年—?)[122]
以傅祗预诛杨骏之功封,食邑22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武乡亭侯
傅畅
291年—?
傅祗子
东明亭侯[编辑]
东明亭侯(291年—?)[122]
以傅祗预诛杨骏之功封,食邑3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东明亭侯
傅隽
291年—?
傅祗兄子
某亭侯[编辑]
董猛三兄,291年以董猛预诛杨骏之功皆封亭侯。[123]
东明亭侯[编辑]
东明亭侯(299年—311年)[37]
以伐氐齐万年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东明亭侯
李矩
299年—311年
进封阳武县侯
阳泉亭侯[编辑]
阳泉亭侯(300年—?)[124]
以讨叛羌之功,赵𫷷表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阳泉亭侯
李庠
300年—301年
宜昌亭侯[编辑]
宜昌亭侯[125]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宜昌亭侯
张辅
?—305年
长乐亭侯[编辑]
长乐亭侯(?—304年)[126]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长乐亭侯
司马浑
?—304年
司马觐子
袭封东安王
安乐亭侯[编辑]
安乐亭侯(303年—?)[127]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乐亭侯
索靖
303年追封
都亭侯[编辑]
都亭侯(304年—315年)[44]
以讨石冰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亭侯
甘卓
304年—315年
进封南乡侯
都亭侯[编辑]
都亭侯(304年—?)[128]
以击石冰都督孟徐之功封,食邑10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亭侯
胡侯
华谭
304年—322年
2
都亭侯
华茂
华谭子
都亭侯[编辑]
都亭侯(304年—306年)[70]
以讨张昌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亭侯
虞潭
304年—306年
进封东乡侯
安阳亭侯[编辑]
安阳亭侯[76]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阳亭侯
薛兼
进封安阳乡侯
某亭侯[编辑]
某亭侯(306年—324年)[129]
以讨陈敏、陈恢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某亭侯
朱伺
306年—317年
晋怀帝始封[编辑]
忠明亭侯[编辑]
忠明亭侯(307年)[130]
汲桑署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忠明亭侯
石勒
307年
汲桑败,除
建武亭侯[编辑]
建武亭侯[131]
以讨曹袪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建武亭侯
张寔
进封福禄侯
晋元帝始封[编辑]
漳浦亭侯[编辑]
漳浦亭侯(310年—315年)[40][132]
以讨钱㻅之功封,封地位于吴兴郡阳羡县章浦亭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漳浦亭侯
周札
310年—315年
进封东迁县侯
博陵亭侯[编辑]
博陵亭侯(311年—324年)[133]
以讨周馥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博陵亭侯
诸葛恢
311年—324年
进封建安伯
都亭侯[编辑]
都亭侯(311年—?)[134]
以讨华轶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亭侯
文康公
庾亮
311年—340年
都亭侯[编辑]
都亭侯(311年—?)[135][136]
以讨华轶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亭侯
肃侯
王彬
311年—336年
2
都亭侯
王彭之
王彬子
3
都亭侯
王建之
?—371年
王彭之子
平望亭侯[编辑]
平望亭侯(311年—324年)[137]
以讨华轶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平望亭侯
陆晔
311年—324年
进封江陵伯
馀不亭侯[编辑]
馀不亭侯(311年—?)[138]
以讨华轶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馀不亭侯
贞公
孔愉
311年—342年
2
馀不亭侯
孔訚
孔愉子
咸亭侯[编辑]
咸亭侯(315年—?)[139][140]
以讨杜弢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咸亭侯
康侯
谢鲲
315年—?
2
咸亭侯
简公
谢尚
谢鲲子
3
咸亭侯
谢康
谢尚从弟子
4
咸亭侯
谢肃
谢康弟子
5
咸亭侯
谢灵祐
谢肃弟子
安陵亭侯[编辑]
安陵亭侯(315年—324年)[141]
以讨杜弢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安陵亭侯
卞敦
315年—324年
进封益阳县开国侯
原乡亭侯[编辑]
原乡亭侯[142]
以左右勤劳封,食邑700户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原乡亭侯
忠侯
刘超
?—329年
2
原乡亭侯
刘讷
刘超子
显义亭侯[编辑]
显义亭侯(?—318年)[143]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显义亭侯
司马焕
?—318年
司马睿子
袭封琅邪王
清流亭侯[编辑]
清流亭侯[49][144]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清流亭侯
孝侯
周处
317年追封
2
清流亭侯
周靖
317年—?
周处子
3
清流亭侯
周懋
周靖子
都亭侯[编辑]
都亭侯(318年—329年)[43]
以陶侃前后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亭侯
陶夏
318年—329年
陶侃子
拜长沙公世子
吉阳亭侯[编辑]
吉阳亭侯(320年—?)[145]
以大破石生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吉阳亭侯
郭诵
320年—?
晋明帝始封[编辑]
某亭侯[编辑]
某亭侯(324年—?)[46]
以纪瞻讨王含之功,降其先爵(临湘县侯)二等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某亭侯
纪某
324年—?
纪瞻次子
晋成帝始封[编辑]
都亭侯[编辑]
都亭侯(329年—330年)[84]
以讨苏峻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亭侯
范汪
329年—330年
进封都乡侯
都亭侯[编辑]
都亭侯(329年—?)[146]
以讨苏峻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亭侯
范坚
329年—?
都亭侯[编辑]
都亭侯(339年—?)[147]
以石城之功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亭侯
肃侯
庾翼
339年—345年
晋穆帝始封[编辑]
通吉亭侯[编辑]
通吉亭侯(354年—365年)[148]
以随桓温伐关中封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通吉亭侯
司马勋
354年—365年
自号梁益二州牧、成都王,除
晋废帝始封[编辑]
东亭侯[编辑]
东亭侯(370年—?)[149][150][151]
以从讨袁真之功封,封地位于交州交趾郡望海县东亭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东亭侯
献穆公
王珣
370年—400年
2
东亭侯
王柳
王珣第三子
3
东亭侯
王猷
?—465年
王柳子
4
东亭侯
康侯
王瞻
?—502年
王猷子
5
东亭侯
?
?
晋安帝始封[编辑]
都亭侯[编辑]
都亭侯(411年—?)[152]
以预讨卢循之功赐爵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亭侯
王准之
411年—433年
2
都亭侯
?
始封者不详[编辑]
寿安亭侯[编辑]
寿安亭侯(?—270年)[153]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寿安亭侯
司马承
?—270年
司马孚孙
进封南宫王
乐安亭侯[编辑]
乐安亭侯[154]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乐安亭侯
诸葛绪
278年前后
杨丘亭侯[编辑]
杨丘亭侯[155]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杨丘亭侯
刘肇
西晋
都亭侯[编辑]
都亭侯[43]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都亭侯
陶瞻
?—328年
陶侃子
当阳亭侯[编辑]
当阳亭侯[43]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当阳亭侯
陶臻
东晋前期
乡亭侯[编辑]
乡亭侯(311年—?)[156]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1
乡亭侯
庾条
东晋前期
高陵亭侯[编辑]
高陵亭侯[157]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高陵亭侯
臧俊
高陵亭侯
臧焘
?—422年
臧俊子
都乡亭侯[编辑]
都乡亭侯[158]
代数
封爵
谥
姓名
在位时间
备注
都乡亭侯
刘柳
?—416年
其他[编辑]
都亭侯、安乐亭侯、平乐亭侯、武乡亭侯、武乡亭侯、开阳亭侯、晋兴亭侯、西阳亭侯、高乡亭侯、鲜城亭侯、高平亭侯、寿城亭侯、广阳亭侯、景阳亭侯、平都亭侯、开封亭侯、安邑亭侯、永贵亭侯、永贵亭侯、临水亭侯、鱼龙亭侯。[159]
参考文献[编辑]
^ 《三国志·卷一·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冬十月,始置名号侯至五大夫,与旧列侯、关内侯凡六等,以赏军功。”裴注:魏书曰:置名号侯爵十八级,关中侯爵十七级,皆金印紫绶;又置关外侯十六级,铜印龟纽墨绶;五大夫十五级,铜印环纽,亦墨绶,皆不食租,与旧列侯、关内侯凡六等。
^ 《隋书·卷十一·志第六》载梁制:“县、乡、亭、关内、关中及名号侯,金印龟钮,紫绶,朝服,进贤二梁冠,兽头鞶,腰劔。关内、关中及名号侯则珪钮。关外侯,银印珪钮,青绶,朝服,进贤二梁冠,兽头鞶,腰劔。”
^ 姚乐:《<晋书·地理志>县级封国考论》,《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2年第02期
^ 4.00 4.01 4.02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4.11 《晋书·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平阳侯国(一作侯相)……广年侯相……昌邑侯相……安成侯相……襄城侯相……定陵侯相。父城侯相……宋侯相……安丰侯相……松滋侯相……观津侯相……广川侯相……乐城侯相……鄚侯相……北新城侯相……绎幕侯相……九门侯相……容城侯相……安次侯相……泉州侯相……晋阳侯相……雍侯相。”
^ 5.00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晋书·卷十五·志第五·地理下》:“益侯相……掖侯相……良城(成)侯相……开阳侯相……襄阳侯相……西鄂侯相……叶侯相……武当侯相……新野侯相……上庸侯相……宛陵侯相。 ”
^ 《通典·卷第三十七·职官十九》:“第三品……县侯(爵)……第四品……乡侯(爵)……第五品……亭侯(爵)……第六品……关内名号侯(爵)……第七品……关外侯(爵)”
^ 《宋书·卷六十·列传第二十》:“晋泰始元年,诏赐山阳公刘康子弟一人爵关内侯,卫公姬署、宋侯孔绍子一人驸马都尉。”
^ 《三国志·卷十七·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文帝践阼,封晋阳侯,增邑千户,并前二千六百户。”
^ 《三国志·卷十七·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文文帝即王位,以郃为左将军,进爵都乡侯。及践阼,进封鄚侯。”
^ 《三国志·卷十八·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与夏侯尚围江陵,使聘别屯沔口,止石梵,自当一队,御贼有功,迁后将军,封新野侯。”
^ 《三国志·卷十八·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及践阼,进封开阳侯,徙封良成侯。”
^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明帝即位,拜后将军,更封乐城侯,邑千户,位特进,复拜骠骑将军。”
^ 《三国志·卷十三·魏书十三·锺繇华歆王朗传第十三》:“明帝即位,进封定陵侯,增邑五百,并前千八百户,迁太傅。”
^ 《三国志·卷二十六·魏书二十六·满田牵郭传第二十六》:“明帝即位,进封昌邑侯。”
^ 《通典·卷第九十三·礼五十三·沿革五十三·凶礼十五》载西晋时:“又卫尉昌邑侯满玮问淳于睿曰:庶妹亡有服否?”
^ 《三国志·卷五·魏书五·后妃传第五》:“太后弟秉,以功封都乡侯,黄初七年进封开阳侯,邑千二百户,为昭烈将军。”
^ 《三国志·卷五·魏书五·后妃传第五》:“帝进表爵为观津侯,增邑五百,并前千户。”
^ 18.0 18.1 《晋书·卷四十二·列传第十二》:“其增封八千户,进爵为公,封子澄为亭侯、弟湛为关内侯,赐绢八千匹。”
^ 《三国志·卷二十二·魏书二十二·桓二陈徐卫卢传第二十二》:“使使者即授印绶,进爵封容城侯,邑二千三百户。甘露二年薨,谥曰成侯。孙藩嗣。”
^ 《山右石刻丛编·卷一》:“祖憘,字申伯,魏文(元)帝景元中与邓艾伐蜀……广年侯。”
^ 《晋书·卷五十七·列传第二十七》:“泰始六年卒,赠使持节、安南将军、武陵太守,追封西鄂侯,谥曰烈。”
^ 22.0 22.1 《三国志·卷四十一·蜀书十一·霍王向张杨费传第十一》裴注引《汉晋春秋》:“封万年亭侯。会武陵四县举众叛吴,以宪为武陵太守巴东监军。泰始元年改封西鄂县侯。”
^ 《晋书·卷六十一·列传第三十一》:“以功进封成武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
^ 《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苟不宜君国,何论于赦令之间耶。其贬睦为县侯。”
^ 25.0 25.1 25.2 《晋书·卷三十四·列传第四》:“孙皓既平,振旅凯入,以功进爵当阳县侯,增邑并前九千六百户,封子耽为亭侯,千户,赐绢八千匹。”
^ 26.0 26.1 《晋书·卷四十二·列传第十二》:“封为襄阳县侯,邑万户。封子彝杨乡亭侯,邑千五百户,赐绢万匹,又赐衣一袭、钱三十万及食物。”
^ 《晋书·卷四十二·列传第十二》:“泰始初,赐爵关内侯……改封上庸县侯,食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
^ 28.0 28.1 《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十三》:“吴平,进爵安丰县侯,增邑六千户,赐绢六千匹。”
^ 29.0 29.1 《晋书·卷三十六·列传第六》:“晋受禅,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其进封为广武县侯,增邑万户,封子一人为亭侯,千五百户……遂终帝之世,以列侯朝见……其复华侍中、中书监、司空公、广武侯及所没财物与印绶符策,遣使吊祭之。”
^ 《华阳国志·卷十一·后贤志》:“登同郡县李高亦有武干,平吴时,与牙门将处前,获孙皓,封县侯。”
^ 《晋书·卷五十七·列传第二十七》:“诏以脩为安南将军,广州牧、持节、都督如故,封武当侯,加鼓吹,委以南方事。”
^ 《晋书·卷五十七·列传第二十七》:“帝诏复其本职,封宛陵侯,改为冠军将军。”
^ 《晋故使持节冠军将军交州牧陶烈侯碑》:“教:故冠军交州牧烈侯陶璜”
^ 《晋书·卷四·帝纪第四》:“诛赵王伦、义阳王威、九门侯质等及伦之党与。”
^ 《晋书·卷五十七·列传第二十七》:“太熙初,封奉高县侯,加授东羌校尉。”
^ 《晋书·卷五十八·列传第二十八》:“玘三定江南,开复王略,帝嘉其勋,以玘行建威将军、吴兴太守,封乌程县侯。”
^ 37.0 37.1 《晋书·卷六十三·列传第三十三》:“伐氐齐万年有殊功,封东明亭侯……进封阳武县侯,领河东、平阳太守……封脩武县侯……改封平阳县侯,将军如故。”
^ 《晋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三十五》:“以讨华轶功,封武冈侯……袭爵武冈侯,早卒,无子,以弟劭子谧为嗣。”
^ 《晋书·卷六十八·列传第三十八》:“丞相武昌公、司空即丘子体道高邈,勋德兼备,先帝执友,朕之师傅。”按,晋明帝下诏仍称王导为“即丘子”,可证明武冈侯爵位低于即丘子。
^ 40.0 40.1 《晋书·卷五十八·列传第二十八》:“以讨钱㻅功,赐爵漳浦亭侯……录前后功,改封东迁县侯。”
^ 《晋书·卷五十七·列传第二十七》:“累功赐爵平阿县侯,代陶侃为武昌太守。”
^ 《晋书·卷九十八·列传第六十八》:“侃之灭弢也,敦以元帅进镇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州刺史,封汉安侯。”
^ 43.0 43.1 43.2 43.3 43.4 《晋书·卷六十六·列传第三十六》:“后以军功封东乡侯,邑千户……以功封柴桑侯,食邑四千户……录前后功,封次子夏为都亭侯……迁散骑常侍、都亭侯……臻字彦遐,有勇略智谋,赐爵当阳亭侯。”
^ 44.0 44.1 44.2 《晋书·卷七十·列传第四十》:“讨石冰,以功赐爵都亭侯……以前后功,进爵南乡侯……复进爵于湖侯。”
^ 《晋书·卷六帝纪第六》:“青州刺史、广饶侯曹嶷”
^ 46.0 46.1 46.2 《晋书·卷六十八·列传第三十八》:“以讨周馥、华轶功,封都乡侯……论讨陈敏功,封临湘县侯……论讨王含功,追封华容子,降先爵二等,封次子一人亭侯。”
^ 《晋书·卷七十六·列传第四十六》:“以佐翼勋,赐爵丹杨县侯,迁侍中。”
^ 《晋书·卷五十八·列传第二十八》:“王敦表为豫章太守。加征讨都督,赐爵寻阳县侯。”
^ 49.0 49.1 49.2 《晋书·卷五十八·列传第二十八》:“时札兄靖子懋晋陵太守、清流亭侯,懋弟莚征虏将军、吴兴内史,莚弟赞大将军从事中郎、武康县侯,赞弟缙太子文学、都乡侯,次兄子勰临淮太守、乌程公。”
^ 《张镇墓志》:“晋故散骑常侍建威将军苍梧吴二郡太守奉车都尉兴道县德侯吴国吴张镇字义远之郭夫人,晋始安太守嘉兴徐庸之姊。太宁三年太岁在乙酉,侯年八十,薨。世为冠族,仁德隆茂。仕晋元明,朝野宗重。”
^ 昭通发现晋霍君壁画墓:“晋故使持节都督江南交宁二州诸军事建宁越嶲兴古三郡太□南夷校尉交宁二州刺史成都县侯霍使君之像”
^ 《谢珫墓志》:“叔讳靖,字季度,散侍,太常卿,常乐县侯;夫人颍川庾。”
^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复领陈留、济阴太守,加建武将军,封高安乡侯。”裴注引《晋阳秋》:“泰始二年,高安乡侯夏侯佐卒,惇之孙也,嗣绝。诏曰:惇,魏之元功,勋书竹帛。昔庭坚不祀,犹或悼之,况朕受禅于魏,而可以忘其功臣哉!宜择惇近属劭封之。”
^ 《三国志·卷二十一·魏书二十一·王卫二刘傅传第二十一》:“明帝即位,进封閺乡侯,三百户。”
^ 《华芳墓志》:“夫人祖讳觊,字伯觎,故魏尚书闻阳乡敬侯。夫人□氏。伯父讳瓘,字伯玉,故侍中行大子大保司空菑阳公。夫人董氏、任氏。父讳寔,字叔始,故散骑常侍闻阳乡侯。”
^ 《三国志·卷十八·魏书十八·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第十八》:“明帝即位,进〔封〕牟乡侯,邑七百户……泰始初,子综嗣。”
^ 《三国志·卷三十四·蜀书四·二主妃子传第四》:“咸熙元年,永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为乡侯。”
^ 《三国志·卷三十四·蜀书四·二主妃子传第四》:“咸熙元年,东迁洛阳,拜奉车都尉,封乡侯。”
^ 《晋书·卷九十·列传第六十》:“拜侍御史,历南乡侯、安丰太守……以功封平春侯。”
^ 《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七·张顾诸葛步传第七》:“璿给事中、宣威将军,封都乡侯。”
^ 《晋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三》:“伐吴有功,封安阳乡侯。”
^ 《晋书·卷一百一·载记第一》:“杨骏辅政,以元海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封汉光乡侯。”
^ 《晋书·卷四十·列传第十》:“豫诛杨骏,封平阳乡侯,邑千户。”
^ 64.0 64.1 《晋书·卷四十四·列传第十四》:“泰始初,赐爵关内侯……元康初,封宣昌亭侯。诛杨骏,改封乐乡侯,迁尚书。”
^ 《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五》:“以攀为濬辅国司马,封关内侯……以豫诛骏功,封西城侯,邑万户,赐绢万匹,弟逢平乡侯,兄子逵关中侯。固让所封户及绢之半,馀所受者分给中外宗亲,略不入己。”
^ 《晋书·卷一百二十·载记第二十》:“朝廷以讨赵𫷷功,拜特宣威将军,封长乐乡侯,流为奋威将军、武阳侯。”
^ 《晋书·卷四十八·列传第十八》:“河间王颙引为西戎校尉司马,有功,封平乐乡侯。”
^ 《石鲜墓志》:“少受赐官大中大夫关中侯…… 拜大将军秦王长史,计勋酬功,进爵城阳乡侯,”。据《晋书·孝惠帝纪》,秦王司马柬于惠帝元康元年三月壬寅(291年5月4日)之后被拜为大将军,因此石鲜进爵应该在司马柬成为大将军之后。而司马柬死于同年九月甲午(同年10月23日),因此石鲜进爵并担任司马柬府长史只可能在291年。
^ 《晋书·卷八十六·列传第五十六》:“永兴中,鲜卑若罗拔能皆为寇,轨遣司马宋配击之,斩拔能,俘十馀万口,威名大震。惠帝遣加安西将军,封安乐乡侯,邑千户……帝遣使者进拜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封霸城侯。”
^ 70.0 70.1 《晋书·卷七十六·列传第四十六》:“遂周旋征讨,以军功赐爵都亭侯……又与诸军共平陈恢,仍转南康太守,进爵东乡侯……以讨充功,进爵零陵县侯……以前后功,进爵武昌县侯,邑一千六百户。”
^ 《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十三》:“以迎大驾勋,封南乡侯。”
^ 《晋书·卷六十·列传第三十》:“聿,安昌乡侯,卒。”
^ 《晋书·卷七十三·列传第四十三》:“预讨华轶功,封都乡侯。”
^ 《晋书·卷七十六·列传第四十六》:“以讨华轶功,封东乡侯,辟丞相掾。”
^ 《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元帝假詹建武将军,王敦又上詹监巴东五郡军事,赐爵颍阳乡侯。”
^ 76.0 76.1 《晋书·卷六十八·列传第三十八》:“司空、东海王越引为参军,转祭酒,赐爵安阳亭侯……进爵安阳乡侯,拜丹杨太守。”
^ 《晋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五》:“太兴初,长兼侍中,赐爵都乡侯,寻代薛兼为丹杨尹,与尚书令刁协并为元帝所宠,欲排抑豪强。”
^ 《晋书·卷八十二·列传第五十二》:“豫平王敦功,赐爵平陵乡侯。”
^ 《晋书·卷八十二·列传第五十二》:“从平王含,赐爵西乡侯……峻平,进爵平康县侯,迁散骑侍郎,著作如故。”
^ 《晋书·卷八十三·列传第五十三》:“苏峻之难,与王舒共起义军,以功封长合乡侯,征补散骑常侍,徙大司农。”
^ 《晋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五》:“峻平,以功封都乡亭侯,稍迁司徒从事中郎,除给事黄门侍郎。”
^ 《晋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五》:“十二月己酉,使持节、都督徐兖二州诸军事、徐州刺史、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都乡侯褚裒卒。”
^ 《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七》:“贼平,封都乡侯,拜散骑常侍,出为东阳太守,仍除建威将军、会稽内史。”
^ 84.0 84.1 《晋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五》:“贼平,赐爵都乡侯。复为庾亮平西参军,从讨郭默,进爵亭侯……蜀平,进爵武兴县侯。”
^ 《晋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从温平蜀,以功赐次子都乡侯。”
^ 《晋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五》:“温薨之后,始解褐为馀杭令,在县兴学校,养生徒,洁己修礼,志行之士莫不宗之。期年之后,风化大行。自中兴已来,崇学敦教,未有如甯者也。在职六年,迁临淮太守,封阳遂乡侯。”
^ 《宋书·卷六十·列传第二十》:“父忧去职,袭爵阳遂乡侯……五年,卒,时年七十四。追赠车骑将军,侍中、特进、王师如故。谥曰宣侯。”
^ 《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九》:“义熙二年,贼张坚据应城反,恩击破之,封都乡侯。”
^ 《宋书·卷一百·列传第六十》:“除太尉参军、振武将军、淮陵内史,赐爵都乡侯。”
^ 《宋书·卷五十一·列传第十一》:“遵考始为将军振武参军,预讨卢循,封乡侯。”
^ 《宋书·卷六十六·列传第二十六》:“以从征之劳,赐爵都乡侯……追赠司空,侍中、中书令如故。谥曰简穆公。”
^ 《晋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五》:“父𫖳,羽林右监、安陵乡侯,与王济、何劭为拜亲之友。”
^ 《晋书·卷八十九·列传第五十九》:“齐王冏辟为征西参军,袭爵武昌乡侯。”
^ 《石鲜墓志》:“父字长茂,晋故廷尉卿平阳乡侯。”
^ 《晋书·卷三十二·列传第二》:“前太尉参军、都乡侯粪土臣何琦稽首顿首再拜。”
^ 《晋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兄子裔字元子,散骑常侍、兖州刺史、高阳乡侯。”
^ 《李缉墓志》:“晋故平南参军湘南乡侯广平郡广平县李府君,讳缉,字方熙。”
^ 《宋书·卷五十二·列传第十二》:“袭爵雉乡侯……以南北从征,追封作唐县五等侯。”
^ 罗福颐:《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印征存》,第301—304页。
^ 《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第四十四》:“建安二年,追前功封蓩亭侯。”
^ 《晋书·卷九十三·列传第六十三》:“文宗为魏通事郎,袭封蓩亭侯。早卒,以后父,追赠车骑将军,谥曰穆。”
^ 《晋书·卷四十·列传第十》:“其以蓩亭侯杨超为奉朝请、骑都尉,以慰蓼莪之思焉。”
^ 《三国志·卷四十二·蜀书十二·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第十二》:“时晋文王为魏相国,以周有全国之功,封阳城亭侯。”
^ 《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十三》:“帝即王位后,擢琇为左卫将军,封甘露亭侯。”
^ 《晋书·卷三·帝纪第三》:“十二月,徙宗圣侯孔震为奉圣亭侯。”
^ 《晋书·卷九·帝纪第九》:“秋八月庚午,封孔靖之为奉圣亭侯,奉宣尼祀。”
^ 《宋书·卷十七·志第七》:“明帝太宁三年,诏给事奉圣亭侯孔亭四时祠孔子,祭宜如泰始故事。亭五代孙继之博塞无度,常以祭直顾进,替慢不祀。宋文帝元嘉八年,有司奏夺爵。至十九年,又授孔隐之。兄子熙先谋逆,又失爵。二十八年,更以孔惠云为奉圣侯。后有重疾,失爵。孝武大明二年,又以孔迈为奉圣侯。迈卒,子荂嗣,有罪,失爵。”
^ 《南齐书》卷3:〔永明七年二月〕己丑,诏曰:“宣尼诞敷文德,峻极自天,发辉七代,陶钧万品,英风独举,素王谁匹。功隐于当年,道深于日月,感麟厌世,缅邈千祀,川竭谷虚,丘夷渊塞,非但洙泗湮沦,至乃飨尝乏主。前王敬仰,崇脩寝庙,岁月亟流,鞠为茂草。今学𢽾兴立,实禀洪规,抚事怀人,弥增钦属。可改筑宗祊,务在爽垲。量给祭秩,礼同诸侯,奉圣之爵,以时绍继。”
^ 《梁书》卷6:〔太平〕二年春正月壬寅,诏曰:“夫子降灵体喆,经仁纬义,允光素王,载阐玄功,仰之者弥高,诲之者不倦。立忠立孝,德被蒸民,制礼作乐,道冠群后。虽泰山颓峻,一篑不遗,而泗水馀澜,千载犹在。自皇图屯阻,祀荐不脩,奉圣之门,胤嗣歼灭,敬神之寝,簠簋寂寥。永言声烈,实兼钦怆。外可搜举鲁国之族,以为奉圣后;并缮庙堂,供备祀典,四时荐秩,一皆遵旧。”
^ 《陈书·卷四·本纪第四》:“十二月庚寅,以兼从事中郎孔英哲为奉圣亭侯,奉孔子祀。”
^ 《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泰始九年,立崇弟平阳亭侯隆为安平王。”
^ 《晋书·卷三十八·列传第八》:“寔字景深,初为长乐亭侯。攸以赞薨,又以寔继广汉殇王后,改封北海王。”
^ 《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奇亦好畜聚,不知纪极,遣三部使到交广商货,为有司所奏,太康九年,诏贬为三纵亭侯。更以章武王威为望嗣。后威诛,复立奇为棘阳王以嗣望。”
^ 114.0 114.1 114.2 《晋书·卷四十·列传第十》:“帝遣侍中程咸犒劳,赐充帛八千匹,增邑八千户;分封从孙畅新城亭侯,盖安阳亭侯;弟阳里亭侯混、从孙关内侯众增户邑……历镇军将军,领城门校尉,加侍中,封永平侯。”
^ 《晋书·卷三十五·列传第五》:“初,𬱟兄子憬为白衣,𬱟论述世勋,赐爵高阳亭侯。”
^ 《华芳墓志》:“父讳衍,字长胄,故侍御史安乡亭侯。夫人刘氏。兄讳酆,字敬始,故豫章王文学安乡亭侯。”
^ 《晋书·卷三十六·列传第六》:“增封菑阳侯,以余爵封弟实开阳亭侯……瓘离间二虏,遂致嫌隙,于是务桓降而力微以忧死。朝廷嘉其功,赐一子亭侯。瓘乞以封弟,未受命而卒,子密受封为亭侯。”
^ 118.0 118.1 《晋书·卷三十八·列传第八》:“功勋茂著,其封子二人为亭侯,各三千户,赐绢六千匹。”
^ 119.0 119.1 《晋书·卷三十九·列传第九》:“以专典诏命,论功封子一人为亭侯,邑一千户,赐绢千匹。又封孙显为颍阳亭侯。”
^ 《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五》:“吴平,以参谋议功,赐弟郁爵汝南亭侯。”
^ 《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五》:“以功干见称,累迁卫尉,封安寿亭侯,拜平东将军、假节、监青州诸军事。”
^ 122.0 122.1 《晋书·卷四十七·列传第十七》:“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以讨杨骏勋,当封郡公八千户,固让,减半,降封灵川县公,千八百户,馀二千二百户封少子畅为武乡亭侯。又以本封赐兄子隽为东明亭侯。”
^ 《晋书·卷三十一·列传第一》:“猛,武帝时为寺人监,侍东宫,得亲信于后,预诛杨骏,封武安侯,猛三兄皆为亭侯,天下咸怨。”
^ 《晋书·卷一百二十·载记第二十》:“以讨叛羌功,表庠为威寇将军,假赤幢曲盖,封阳泉亭侯,赐钱百万,马五十匹。”
^ 《晋书·卷六十·列传第三十》:“累迁尚书郎,封宜昌亭侯。”
^ 《晋书·卷三十八·列传第八》:“后立琅邪王觐子长乐亭侯浑为东安王,以奉繇祀。”
^ 《晋书·卷六十·列传第三十》:“后又赠司空,进封安乐亭侯,谥曰庄。”
^ 《晋书·卷五十二·列传第二十二》:“以功封都亭侯,食邑千户,赐绢千匹。”
^ 《晋书·卷八十一·列传第五十一》:“敏、恢既平,伺以功封亭侯,领骑督。”
^ 《晋书·卷一百四·载记第四》:“桑以勒为前驱,屡有战功,署为扫虏将军、忠明亭侯。”
^ 《晋书·卷八十六·列传第五十六》:“及至姑臧,以讨曹袪功,封建武亭侯。寻迁西中郎将,进爵福禄县侯。”
^ 《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三引王隐《晋书》:“阳羡有章浦亭。周处封章浦亭侯,即此。”
^ 《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七》:“讨周馥有功,封博陵亭侯……讨王含有功,进封建安伯,以先爵赐次子虪为关内侯。”
^ 《晋书·卷七十三·列传第四十三》:“预讨华轶功,封都亭侯,转参丞相军事,掌书记。”
^ 《晋书·卷七十六·列传第四十六》:“豫讨华轶功,封都亭侯。”
^ 《王建之墓志》:“晋故振武将军、鄱阳太守、都亭侯琅耶临沂县都乡南仁里王建之,字荣妣,故散骑常侍、特进、卫将军、尚书左仆射、都亭肃侯彬之孙,故给事黄门侍郎、都亭侯彭之之长子,本州迎西曹,不行。袭封都亭侯。”
^ 《晋书·卷七十七·列传第四十七》:“预讨华轶功,封平望亭侯,累迁散骑常侍、本郡大中正。”
^ 《晋书·卷七十八·列传第四十八》:“以讨华轶功,封馀不亭侯。”
^ 《晋书·卷四十九·列传第十九》:“左将军王敦引为长史,以讨杜弢功封咸亭侯。”
^ 《晋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十九》:“无子,从弟奕以子康袭爵,早卒。康弟静复以子肃嗣,又无子。静子虔以子灵祐继鲲后。”
^ 《晋书·卷七十·列传第四十》:“伐弢有功,赐爵安陵亭侯。”
^ 《晋书·卷七十·列传第四十》:“以左右勤劳,赐爵原乡亭侯,食邑七百户,转行参军。”
^ 《晋书·卷六十四·列传第三十四》:“初继帝弟长乐亭侯浑,后封显义亭侯。”
^ 《晋平西将军周府君碑》:“建武元年冬十一月甲子,追赠平西将军,封清流亭侯,谥曰孝侯,礼也。”
^ 《晋书·卷六十三·列传第三十三》:“矩以诵功多,表加赤幢曲盖,封吉阳亭侯。”
^ 《晋书·卷七十五·列传第四十五》:“讨苏峻,赐爵都亭侯。累迁尚书右丞。”
^ 《晋书·卷七十三·列传第四十三》:“石城得全,翼之勋也。赐爵都亭侯。”
^ 《晋书·卷三十七·列传第七》:“俄迁征虏将军,监关中军事,领西戎校尉,赐爵通吉亭侯。”
^ 《晋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三十五》:“从讨袁真,封东亭侯……追赠车骑将军、开府……”
^ 《晋中兴书》:“从讨袁真,封交趾望海县东亭侯。”
^ 《梁书·卷二十一·列传第十五》:“祖柳,光禄大夫、东亭侯。父猷,廷尉卿……年十二,居父忧,以孝闻。服阕,袭封东亭侯……未拜,卒,时年四十九。谥康侯。”
^ 《宋书·卷六十·列传第二十》:“预讨卢循功,封都亭侯。”
^ 《晋书·卷三·帝纪第三》:“五月,立寿安亭侯承为南宫王。”
^ 《辟雍碑》:“大常乐安亭侯琅邪诸葛绪”
^ 《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五》:“右长史、杨丘亭侯刘肇,便辟善柔,苟于阿顺。”
^ 《晋书·卷七十三·列传第四十三》:“征拜秘书监,赐爵乡亭侯,出为冠军将军、临川太守。”
^ 《宋书·卷五十五·列传第十五》:“袭封高陵亭侯。”
^ 《晋书·卷十·帝纪第十》:“己酉,新除尚书令、都乡亭侯刘柳卒。”
^ 罗福颐:《秦汉魏晋南北朝官印征存》,第304—307页。
参见[编辑]
晋朝侯爵列表
晋朝侯爵列表 (五等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