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
谋在本义之外,还有很多用法,比如:
(1)策略;计策。如:阴谋;足智多谋。《书·大禹谟》:“无稽之言勿听,无询之谋勿庸。”没有根据的话不要听,没有咨询过大家意见的策略不能采用。这个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仍然使用,鲁迅《且介亭杂文·忆刘半农君》:“半农的活泼,有时颇近于草率,勇敢也有失之无谋的地方。”刘半农这个人很直爽,但也很有学问,据说,现在我们用的“她”字,就是刘半农提出恢复使用的。
(刘半农像)
(2)咨询。《隋书·李密传》:“玄感谋计于密。”就是向李密咨询计策。
(3)商议。如:不谋而合;各不相谋。《红楼梦》第三回:“(雨村)回至馆中,忙寻邸报看真确了,次日面谋之如海。”就是找林如海商议。
(电视剧《红楼梦》中贾雨村找林如海商议)
(4)审察。柳宗元《断刑论》:“胡不谋之人心以熟吾道?吾道之尽而人化矣。”柳宗元主张刑罚要合乎人情、人性,所以,要审察人心。
(5)图谋,营求。如:谋生;谋幸福。《论语·卫灵公》:“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应当营求于学术而不在衣食。
(6)会合;接触。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枕席而卧,则清冷之状与目谋,滢滢之声与耳谋,悠然而虚者与神谋,渊然而静者与心谋。”枕着石头席地而卧,眼睛触及的是清澈、明净的景色,耳朵触及的是淙淙潺潺的水声,精神感受到的是悠远、空旷的浩然之气,心灵感受到的是恬静、幽深的境界。
(写意画:在永州悠然自得的柳宗元)
(7)通“媒”(méi)。媒介。指事物发生的诱因。《管子·法法》:“君臣之会,六者谓之谋。”俞樾《平议》:“‘六者谓之谋’当作‘六者为之媒’。言君臣会合,皆此六者为之媒也。”
此外,“谋”还是姓氏,《通志·氏族略三》有载。
“谋”的小篆写法如图:
(“谋”的小篆写法)
前面讲“诲”字时,曾引吴大澂《说文古籀补》:“古谋字从言从每,与许书诲字相类。疑古文‘谋’‘诲’为一字,《说命》‘朝夕纳诲’当读为‘纳谋’”很可能在古文中,“谋”与“诲”是同一个字。具体可回看395课。
另外,《说文》载有“谋”的另外两种异体写法,一种是(上母下口),一种是(上母下言),这两个古“谋”字的写法很有意思,母亲口中的话,都是为孩子考虑的“谋”。(猜想)
(【说文解字】之398,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